公股金控對外併購,公民併將列重要選項!財政部長李述德上週在接受本報專訪時明確表示,在考慮市場需求以及員工意願之下,「公民併是公股金控對外併購的可行模式!」

 其中對於併購方式,李述德首度表態指出,在公股主導權穩固,以及對方民股股東同意等兩大前提之下,比起用現金併購,「換股合併將是公股金控對外併購的最佳方式!」

 這也是李述德近一年來接受媒體專訪以來,對於公股金控對外併購議題最完整的表達。國際景氣衝擊去年下半年以來重創資本市場,今年上半年更被外界預期將下探谷底,而包括銀行、壽險、證券等各金融業經營屆時都將面臨嚴峻挑戰,對於有意擴張版圖的金控業者而言,將是發動對外併購的大好時機,特別是公股金控的最大股東就是政府,在動盪之際更成為民間業者想「嫁」的首選對象,市場因此更看好今年「公民併」的可行性。

 由於包括土銀、彰銀、台企銀等多家過去被點名為公公併被併一方的工會,都堅持「要走自己的路」,因此李述德也表示,「不能強求公公併」,在考慮員工意願之下,財部將鼓勵公股金控在選擇併購對象時,以更開放的思維來物色民營金融機構作為標的。

 在併購方式方面,財政部更鼓勵公股金控可盡量思考以「換股合併」的模式,來保留手中的銀彈強化資本額、擴張業務。李述德在專訪中特別提及,去年包括第一金、華南金、台企銀已完成總額約400億元的現增案,財政部也將樂見明年合庫金控、兆豐金控等公股金融機構辦理現增,但既然行庫好不容易用現增來取得更多資金,「馬上又轉手付給其他金融機構(指現金併購),是否需要這麼作有待商確!」

 因此,李述德認為,公股金控併購時應可採取部分現金搭配部分換股,若對方股東同意亦可全部用換股來執行,將手中資源作最有效率的配置;李述德並深入分析,換股合併的前提當然是換股後,「公股在主導權的股權比重優勢仍大幅領先民股!」在此前提下,即使公股股權被小幅稀釋,只要股權的主導優勢地位不變,財部將樂見公股透過換股方式併購。<擷錄工商>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未上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