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RAM報價直逼歷史低價,在DRAM產業籠罩一片低氣壓時,模範生瑞晶的製程轉進速度仍是一馬當先,原本預定2011年底前旗下所有產能都全數轉進30奈米製程,日前目標已提前達陣,但因母公司爾必達(Elpida)應部分客戶需要40奈米製程產品,因此保留2萬片產能在40奈米,在製程轉進成功後,預計成本可進一步下滑,雖然相較於目前DRAM報價仍是虧錢,但仍是台廠中競爭力最強的業者。

瑞晶一向是台系DRAM廠中製程轉換速度最快的業者,旗下8萬片12吋晶圓廠領先在2011年轉進40奈米製程,日前又在30奈米製程上搶下頭香,且比原訂進度提前1個月達陣,在全球競爭力上更上一層樓。

瑞晶原本預定在2011年底前,將旗下所有產能都轉進30奈米製程,但現在已提前在11月達成此目標,目前12吋晶圓廠已全數用30奈米製程技術投片,但因為爾必達客戶臨時希望能有部分40奈米製程產品可以出貨,因此瑞晶臨時保留約2萬片產能用於40奈米製程。

業者分析,2011年第4季以來DRAM報價受到泰國水患硬碟缺貨影響,再度緩跌直達冰點,報價幾乎直探歷史低點,即使用最先進的30奈米製程生產也仍是虧錢,不過,瑞晶能提前完成製程轉換,在技術實力上仍證明已大幅拉近和國際大廠間的競爭差距,屆時若報價止跌反彈,也會是最大的受益者。

根據分析,以30奈米製程生產2Gb DDR3晶片含封裝測試的成本約1.1~1.2美元,雖然製程微縮讓晶片成本下滑,但仍卡在封測成本仍相當高,而若以30奈米製程生產4Gb晶片,成本則可降至2美元水準。

由於瑞晶的生產成本極具優勢,且每一世代的製程轉換速度都優於原訂目標,是少數有機會追趕三星電子(Samsung Electronics)、海力士(Hynix)等韓系大廠的DRAM廠,瑞晶母公司爾必達在成本考量,加上日幣大幅升值下,未來也會加速將DRAM生產基地移到瑞晶生產,以符合PC DRAM的生產競爭力。
<摘錄電子>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未上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